阿凡达观后感300字(阿凡达观后感100字)

昨晚重新看了一遍《阿凡达》,外星蓝精灵再次向我们展示资本主义保护私有财产所有制的坚定信心。让我们这些看惯了钉子户悲惨结局的中国人体会到了一种快感。导演卡梅隆当然不是在讲钉子户与拆迁办的故事,也不是单纯地炫耀电影特技或者最先进的拍摄技术。他是在向我们展示一种人性的力量,一种可以超越任何顽固的观念,抵消任何形式的教条宣传和思想灌输的力量。但绝不是直白粗暴的说教,而是启发式的讲述一个故事。

纳维亚星上的夜景如诗如画,各种发光的植物编织梦幻的背景,精灵般的昆虫星罗棋布,点缀其间。水母一般的种子,在眼前悠悠飘过,我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接住。电影就是造梦的事业,想象力与表现力同样重要,3D电影堪称里程碑式的进步。纳维亚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不就是现代人追求的生存方式吗?电影中土著人已经发展到了原始氏族社会的初级形态——部落制。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怎样?难道同样会出现私有制,出现国家朝代、宗教战争、封建帝王、殖民主义、民主议会、共产主义?最终与地球人殊途同归别无二致?到时候他们再去别的星球上掠夺资源,拆除“钉子户”?电影不会无聊到把所有的结局和盘托出,只要最美的一副场景和最激烈的一段情节就够了。剩下的你愿意怎么联想发挥是你的事。

人类到底有着怎样的群体观念。某天夜里,当我仰望浩瀚的夜空开始思索。如果这天上的某颗星球上住着一群类似人类的生物,他们和我们一样,能走能跑能跳,有语言可以交流,有文字可以记录,甚至掌握了比语言文字更高级的交流方式。他们一定也有感情,有爱情,懂得爱惜手足,爱护自己的同胞,尽力捍卫自己的生活。他们也许有了领地意识,有属于自己的资源,保卫自己的财产,甚至愿意为之付出生命。如果这样的生物出现在人类的面前,我们能和它们和平相处吗?我们是否愿意与他们分享土地、财物、食物、水源吗?做情感上的交流?到底什么是“我们”什么是“他们”?

如果那些非人类的生物是“他们”,那么所有人类就是“我们”。可是这个“我们”又分成不同的种族,于是不同种族之间开始争斗,甚至出现了“种族灭绝”这种概念。于是,一个种族成了“我们”,另一个种族成了“他们”。这个“我们”里还有不同的国家,哪怕曾经是有着上百年统一传统的土地,短短几年就分崩离析。割据一方,自立为王,战事不断。进攻的一方成了“他们”,防守的一方就成了“我们”。但是这个“我们”也不是铁板一块。这城里的每一户人家就是一个“他们”,当我回到家里,关上门,这小小空间里就是一个“我们”。

为了国家这个“我们”,我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肝脑涂地,舍生取义,在所不惜。同样,为了这个只有几口人的“我们”,我照样有勇气手持菜刀,赤膊上阵,六亲不认,拼个你死我活,杀个血流成河。而且经常是为了一颗白菜,或是一句不经意的蜚语或眼神这类鸡毛蒜皮的缘由。再下去,同一屋檐下,照样可以分出“你们”、“我们”和“他们”,除非只有两个人。这时就只有“我”了。那请问到底什么是“我们”?

心与心的距离与空间上的距离是没有必然对应关系的。只要思维的频率合拍,两颗不同星球上的生物之间照样可以产生信任与托付。公主与野兽可以相爱,书生与蛇精生死不弃,烈士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刺杀汉奸的任务。“反叛”与“起义”,“策反”与“煽动”,一种含义,对立的情感;忠与奸,善与恶,到底有没有客观的标准,难道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圈子内所产生的“视觉误差”?群体偏见?

真希望纳维亚人能够永远保持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不要做任何违背圣母意志的尝试,让这种平衡继续保持。让一个美好的梦永远不要醒来,快乐地生活下去。就如同儿时的一首歌曲:“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他们调皮又灵敏,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欢喜。”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