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有感600字作文初一结尾(军训有感600字作文初一5天)_1

李绍强

一九五七年八月,一个男婴在济南某医院诞生。看着白白胖胖的儿子,母亲喜上眉梢,父亲却喜中带忧,喜的是李家有后,“香火”得以延续,忧的是政治气候突变,所谓右派的帽子凭空砸来。这就是我出生时的情景。父亲身不由己,母亲只能带着三岁的女儿和出生不久的男婴从济南坐火车到曲阜与父亲团聚。母亲领一个,提一个(把我放在包里),在一个解放军叔叔的帮助下才从兖州车站下车。从省会到县城,生活的巨大差距呈现在母亲面前。刚建校不久的曲阜师范学院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只能点煤油灯,打井水喝。当时学校规模小,只有师生数百人,两座二层教学楼,两座联合教室,一座三层图书馆,十二排平房教工宿舍,四座二层学生宿舍。教学与生活条件的艰苦令人难以想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中国第一个在农村成立的大学顽强的生存和发展起来。在生活环境艰辛的同时,政治上的打击更令人不堪。父亲降职降薪,被贬到图书馆工作;母亲被赶出学校,下放到附近农村教小学。第二年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开展起来,父母的工作强度陡然增加。我不到一岁就被送到幼儿园,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周六傍晚我在幼儿园门口眼巴巴的盼望母亲来接我,却总是看不到她的身影。小伙伴们都回家了,只有我孤身一人。好在那时园里阿姨认真负责,继续看护我到周日的傍晚,我母亲才猛然想起去接我。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以前有时忍不住抱怨母亲两句,她总是说忙得昏了头。现在看也是事出无奈,形势所迫。那时孩子在幼儿园都是全托,年轻的阿姨照顾不过来,所以经常生病,我与姐姐有一个月的医药费竟然花了父亲工资的近一半。我体质弱,由百日咳转入哮喘,对我童年影响甚大。父亲到处求医问药,吃的偏方不计其数。如用将鸡蛋塞入癞蛤蟆嘴中烧烤后食之、吃姜沾白糖、打鸡血、埋藏羊肠线、打哮喘疫苗等等。每当我憋的难受时,父亲心疼的直掉泪,恨不得替了我,母亲却很坚强,她认为长大后体质增强,自然会好的。偏方并不能根除过敏性哮喘,有的反而副作用很大,如当时流行打鸡血,认为可以强身健体。公鸡一般是O型血,但有一只杂交鸡是***型血,我注射后出现休克,打了强心剂才抢救过来。母亲背着我回家,竟然慌乱的走错了门。由于身体不好,附属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杨老师拒绝我入学,理由是拖累她的班级成绩。父亲好说歹说才让我入学。虽然我经常请假,但考试成绩并不差,事实让她闭上了嘴。

我上小学后,父亲也在一年前摘掉右派帽子,恢复了一级工资,母亲生了小我七岁的妹妹,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似乎日渐好转。但好景不长,一九六六年春季,一场影响全国、长达十年的政治风暴席卷而来。运动初期,大字报铺天盖地,父亲忐忑不安。果不其然,地富反坏右等首先被揪了出来,他们被集中管理游街批斗,剃怪头、挂黑牌、吃黑饭、交黑书,极尽人格侮辱之能事。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担惊受怕,度日如年。这时学校也乱了套。大学生拉帮结派,文攻武卫;中学生好勇斗狠,头破血流;小学生也反抗老师,停课罢课。终于附属小学在混乱中被解散。我与姐姐失学在家。此时儿童的天性被尽情释放,我们玩的不亦乐乎,男孩打木嘎、扇纸板、弹玻璃球;女孩跳皮筋、丢沙袋、捉迷藏。中午父亲在大粪场劳动回来,我们玩的忘了回家,害得他坐等进不来家。(全家一把钥匙)慈祥的父亲竟然凶神恶煞,一顿胖揍,我们成了他发泄愤懑的出气筒。有一天下午我与姐姐乘坐学校到兖州拉货的卡车出去玩,到了天黑才回家,母亲找不到孩子,都快急疯了,见了大发雷霆,揪着我俩的耳朵就要跳井玉碎,我们没见过这种阵势,直接吓坏了。后来得知她在农村小学私下传看议论江青(蓝苹)三十年代当演员的照片,被人揭发批斗,心情不好,借机发泄。相比而言,母亲性格坚强,宁折不弯,脾气暴躁,我们都较怕她。而父亲一脸慈祥,很少发火,但在那特殊年代,心情郁闷,在外面不敢流露,回家后如果孩子不听话,自然火冒三丈。大约一年后,我们到附近农村继续上学。农村民办小学条件差,只有泥坯垒成的桌子,老师水平也不高。最主要的是经常停课,每到这时我们就高兴万分,因为又可以玩个痛快。小孩精力旺盛,不上学的结果就是到处疯玩,甚至闯祸。我们打鸟、爬树、上墙,有时爬水塔和烟囱,不知危险为何物。一次和小王庄孩子打群架,互掷砖石,对方一个小孩被我们砸的头破血流,我头上也被砸了一个大包。后来我转学到母亲教书的薛家村就读,有这样一层关系,自然被学校师生照顾。有一次我身体不好,母亲给我做了一碗鸡蛋羹,这在当时可是高级营养,周围几个小孩眼巴巴的看着我,垂涎欲滴,真是让人尴尬。民办老师虽然常念错字,水平不高,但指导写作文的方法较好,他将许多成语写在黑板上,学生选择其中以成文。我用了诸如“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等词句写成作文,得到老师的赞赏,他鼓励我继续努力,长大成名成家,这在当时只是一句戏言,谁料想几十年后竟然梦想成真。儿童都好动调皮,我自然也不例外。有一次与同学投掷石块玩,不小心砸破了他的头,鲜血直流,吓得我脸色蜡黄,直后悔怎么投掷的那么准。农村同学的淳朴善良令我至今难忘。

文革中期,开始所谓清理阶级队伍。父亲被集中学习几十天不让回家,母亲不放心,让我以送火柴香烟的名义去打听情况,学习班的看守人员仔细检查我带的物品,盘问良久。后来才知道是中文系的马某某诬告父亲指使四岁的幼女对伟大领袖不敬,军宣队负责人认为孤证不予追究,全家才逃过一劫。父亲从文革开始被揪出后,几番批斗、游街、勒令劳动,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开始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心区疼痛现象,服用毛冬青药物后才有所好转。父亲先是与“黑帮”们在学校开办的农场(在孔林)劳动,然后与走资派们在大粪场劳动,虽然衣服熏得气味难闻,但与曾经的领导、现沦为走资派们一块劳改,心情有所好转。学校的农场在孔林东北角,曲阜驻军的农场在西北角,我们小孩们结伴去玩,只见大批坟墓被挖掘夷为平地,孔氏宗人看见准会痛心疾首。一九七零年秋,山东大学搬迁至曲阜,次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需要教学人员,父亲有了用武之地。林彪事件发生后,开始解放老干部,部分纠正文革错误,社会逐渐稳定。山大搬迁曲阜后,附属中小学恢复,我们从各个乡镇学校返回就读,此时我才开始读了一点书。记得小学二年级第一次写作文,母亲给我简单辅导了几句,此后没有再麻烦她。上初中后,山东大学的一些老师到附中给我们上课,如蔡凤书、牟世金葛本仪等,他们教学认真,水平很高,使我们受益终身。文革中学习轻松,课余时间很多,我比较喜欢语文,利用父亲的借书证借阅了大批古今中外名著,滋养了学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写作水平。读高一时我写的作文《军训有感》被作为范文在本班和低年级传阅,考试成绩平均九十五、六分,母亲为此感到非常骄傲。

小学时身体不好休学在家,闲的无聊,缠着母亲买了几只小鸡,毛茸茸的甚是可爱,我兴趣盎然,给它们挖蚯蚓、捉知了,其中一只芦花公鸡长得高大威猛,鸡冠鲜红,羽毛油亮,好勇斗狠,见人就啄。后因啄破邻居家小孩的眼皮被宰杀,我为此难过了好几天。有一只母鸡本来“母性纯正”,突然间变了性,学着公鸡打鸣,所谓“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即母鸡打鸣,家庭破败。我母亲受传统影响较深,对此深恶痛绝。等不到我放学,她已将“罪犯”砍头杀掉,(她不会杀鸡,都是我处理)其性格彪悍如此。我上中学后,主要由父亲饲养母鸡,他建鸡栏,砌鸡舍,种菜浇水,不亦乐乎;后来喜欢上了木工,置办了刨子、斧子、凿子、锯子等工具,拜机械厂八级木工李师傅为师,打了椅子、凳子等家具,干的有模有样。一个学者在文革中无所事事,改行木工,真是历史的悲哀。一九七四年批林批孔运动开始,父亲的历史专业派上用场,他在济南、滕县、曲阜等地厂矿、机关、乡村宣讲儒法斗争史,积累了一些有关资料,数年后出版了专著《王夫之与读通鉴论》。记得当时我还帮他到图书馆借了一大摞线装的《船山遗书》做参考。次年我高中毕业,到县城铁木农具厂当了一名工人,父亲陪着我到厂里报到,开始了我的第一次职业生涯。母亲这时已调到苗孔村小学从教,她找熟人把我分配到维修车间,而外地来的济南知青则被分到翻砂车间,又脏又累。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举世震惊,大家都忙着建防震棚,我搭了一个较结实的棚子,从秋天一直住到来年春季。里面放了一些工具,准备房子震塌了就去搭救父母家人。当时真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实际上平房屋顶就是一些瓦片,屋里用个双人床即可防震,但人们都吓破了胆,很多都在外面过的冬。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大地拨乱反正,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如同惊雷炸响,停止了十几年的高考宣布恢复,我由于干了三年工人,大部分理科内容都忘光了,时间短促,未能考上。我情绪沮丧,无精打采,母亲尽力安慰,但我心有不甘。一天去学校食堂买饭,看到卖馒头的工人乐呵呵的,心里颇有感触。看来庄子说的真对,人之乐,鱼之乐,处境不同,感觉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快乐也不同。李白曰:“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尽其才,不负人生。我继续努力,父亲不断鼓励并给我提供了许多复习资料,找各科老师给我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艰苦努力(我在厂里请了两个月假),终于圆了大学梦。母亲捧着入学通知书,心情激动,难以言表。一九七八年秋,我搭乘学校到济南运钢琴的卡车,奔赴山东大学。入学后我写了几十字的报平安信,就投入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周后母亲来信问了我一大堆问题,诸如同学几人一屋,上铺还是下铺,周末去亲戚家了吗,生活习惯吗等等,无奈只好一一作答。母亲毕竟是女性,比父亲还是温柔细腻一些。上学期间基本一个月给父母写一封信,一般是父亲回信,有一次父亲出差,母亲代笔,她龙飞凤舞,不拘一格,不像女性字体,所谓字如其人,其信然也。大学期间,母亲给我添置衣物,记得有第卡中山装、筒裤、棉大衣等,大二时父亲给我买了一块泰山牌手表,总算不用问同学时间了。

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父亲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工资待遇和省政协委员职务,晋升教授,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的教学科研中去。母亲也落实政策,从农村小学调回本校附小教书。我在上大学期间利用假期帮助父亲誊抄了一些文稿,从中学了一些专业知识。大学毕业后分配回曲阜师范大学工作,此时正是父亲把损失的二十年夺回来、成果频出的高峰时期。他从六十到八十多岁的时间里出版著作十几部,发表论文几十篇,艰苦奋斗,令人动容。曾记得,在书房,总能看到他伏案奋笔的身影;在窗外,总能看到那盏亮到半夜的灯光。三伏天炎热多蚊,他将双腿泡到水桶中;三九天滴水成冰,他身穿厚厚棉衣裤。这期间母亲承担了全部家务,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给我们树立了贤妻良母的光辉形象。由于专业相近,父亲耳提面命,帮助甚大。如给我修改论文,找刊物发表;备课后亲自听我试讲,提出修改意见;参与他的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等。总之是受益匪浅,令人难忘。母亲主要从生活上照顾关心我,如做饭、买衣服等。此间国泰民安,生活幸福,每年除夕,全家围坐在一起,包水饺,准备年夜饭,父亲过节休息不看书,坐在一边旁观。吃完丰盛的年夜饭后,观看春晚节目。此时子孙环绕,人丁兴旺,其乐融融。大年初一早晨,我点上一挂响鞭,辞旧迎新,开始了新的一年。父亲是建校元老,著名学者,德高望重,所以串门拜年的客人川流不息,我主要负责开门迎客和回拜,一直忙到正月十四日。由于父亲是省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岗位津贴,一直工作到七十五岁才离职修养。一九九五年我去山东大学读博士,姐姐也于两年前调到北京工作,家中冷落,于是父亲想办法迁居回阔别四十年的老家济南市,与我的妹妹一起生活,遂了落叶归根的愿望。应该说这三十多年是二老最舒心、最幸福的时光。孩子们成家立业,孝敬父母;二老身体硬朗,老有所养。在父亲八十多岁时,还出版了《孔尚任与桃花扇》旧作和《古史探微》论文集的扩版,这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精神令人敬佩。二老在济南的近二十年岁月静好,安度晚年,均以九十多岁的高龄仙逝,福分不浅。二老虽然大半生历经坎坷,但老年幸福,寿比南山,这也许是上天给他们的补偿吧。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