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原文及翻译,医学三字经原文及翻译注释!

如果把陈修园评为一个最高产的医家作者,一个最知名的科普大家。这两个头衔,不知有没有不服的。

在历代医家里,陈修园算得上是最高产的医家,以至于出版商看到了商机,只要以陈修园为名的书籍,销路都不错。于是我们可以在后世里看到,有关陈修园的著作到底有多少的争论,最多的我听到的有七十二版著作。

放到现在,这也是一个靠版税就可以挣到很多银子的医家。

后来看史料记载,真正是他写的可能没有这么多。但即便没有这么些,他还是领衔高产医家的名头。

为何他既能做官,还能著书,又能看病呢,时间对他就格外的恩赐了不成?

若轮到现在,陈修园看来还是一位懂时间管理的大师级人物。

(一)

同样是看书,为何他就能写出《医学三字经》?

有的人说,他不也是模仿的,模仿三字经才出来的他的医学三字经,没错,问题是我们都在模仿,但你模仿的东西,咋就没有市场呢?

这要论到陈修园读书,他读书很厉害,他曾经写过他的读书方法:六面看书法。

读书读其正面,必须想到反面,以及对面、旁面。寻其来头为上面,究其归根为底面。一字一句,不使顺口念去。一回读,方得个一番新见解,愈读愈妙。这“六面”读书法大概就是他能读出无字处的诠释。

人呢,看来干啥都是要有方法论的。

一个人著书太多,和一世只有一两部著作相比,你其实也说不上哪一种更好,因为代表作,其实也就是一两本而已。

对我来说,最喜欢陈修园的还是《医学三字经》这本,虽然字少,但是凝练。

《医学三字经》里面他说得很明白,告诉了你哪些书是消遣,哪些医书是必看。

对于陈修园来说,我觉得《医学三字经》就是他的代表作。

他能把自己精通,娴熟的医学专业,用简单,容易的内容写出来,让大家容易背诵,相当不得了。

凡是做学问的,其实都知道,若是不解其中的奥妙,见识不够广博,你是无法得到要领,更不可能深入浅出的。

他之所以能著出《医学三字经》,说明他的医学功底是如此深厚。

他之所以敢于抨击各种他不认可的医学书籍,各种医家诊疗行为,说明他就是有自己的底气。

再则他处于当时西学东渐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已经不再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追求套方,时髦的时方应用。他认为这种风气非常不妥。

于是在《医学三字经》的序言能看到他所说,一个医生若是内经的理不通,仲景的法不熟,他即便是偶尔能治好疾病,也不会长久。

他强调若是“医道之不明,皆由于讲方而不穷经之故”。

他的认识从来就不变,他认为唯有内经、难经、伤寒,是医学生学习的必修课。

可见正是因为他的理法,证治娴熟,于是他的著书得以体现出浅、易、用的特点。体现出你看后就可以使用。

他不知道国内外,有很多中医的门外汉是因为看了他的书而学了中医,学会了中医。

只是,目前再也没有出现像他那般写出通俗易懂书籍的医家。

(二)

为何说他是各占一半的医家呢?

其实他小时家里也是习医的,只不过当他读了儒学之后,就有了想踏入仕途的想法。这就是他对自己的定位。

他于是也是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当时他就是一半学医治病,一半读书考举,结果就是虽然过程坎坷了点,但他还是如愿以偿了,考中了举人,得以踏入了仕途。

对于陈修园来说,他的人生很圆满,也很高效。

高效,体现在他的著书写作上。圆满,体现在他的人生规划上。

都说不想当将领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同样不想当官的读书人,则不是好学生。所以,陈修园,苦读儒家,自己内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他真的称得上是会读书,会表达,会规划。

对于陈修园来说,他这一生称得上是圆满的,他一直没丢下自己的儒家学说,踏入仕途有了官职就是很好的体现,而且他在做官期间,也为医学的普及做了不少的贡献。

所以,定位一定要准。对于陈修园来说,没有当上领导之前,他很喜欢,很向往当官的感受。

但这不当官了, 各种的机谋巧算,搞得他烦不胜烦,于是著书研读,就又成了他在此期间的另一种寄托。

他这时又把他的心思放到了医学上,靠着他的医术,他给一些达官贵人治好了病,据史料里的八卦记载,他看好病的是和珅大人。于是和珅想把他留在府中,对于他这个爱看书,爱动脑的读书人,自由的发挥才是他的向往。于是他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这人吧,若是有爱好,欲望就会少,就不会有过多的贪念,所以他官做得很稳当,一直干到了六十六岁才退下来。

不知是不是因为他在体制内待久了的缘故,反正他著书没得说,挺有效率,但是就是没有创新,可以做个师者,但却没能有自己的学说创立。

这不知是他的幸还是不幸。是因为体制内墨守成规的服从太多了吗?扼杀了他的思维创新吗?

(三)

陈修园他有自己的主见,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独有学派。

陈修园从医五十载,又做过官,可见无论他的视野,眼界,都是一般的医者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他自己也说,学医始基,在于入门。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入门错则始终皆错。

他认为自己开了个好头,就是以张仲景为宗师开始了自己一代的学习,但他的局限就在于,他如此高产,如此聪明,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医学流派,直到后世,对于他的评价,是中医教育家,科普家而已。

他特别的虔诚,他只认可张仲景,于是你看《医学三字经》里开始就是提到,“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都到了圣的级别。

陈修园是个极其爱憎分明之人,当他去给别人诊病,若看到病人屋里有《薛氏医案》、《医方集解》、《本草本要》、《景岳全书》等书籍,他不给别人看病,说病人看了这些医书,中了药魔,不可救了。

他的所爱就是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专一到眼里看不到有其他,也不允许有其他。

再加上他为官的缘故,有一种优越感,总是习惯于批评过多,于是有些人会觉得他有些刚愎自用一般。这些其实只是他一方面的表现。

随着他医学认识的深入,他有时也会去弥补他之前所犯的错。

就像他总是批评《景岳全书》,但他在《医学三字经》里,治疗外感咳嗽,第一个选的方子就是张景岳的六安煎,说明在他心里,在治疗上,在著书上还是从善如流的。

陈修园的优点就在于他能把自己懂的东西,用最通俗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纳,喜欢,愿意学。他的《医学三字经》就相当于一个好产品,不用你去推销,因为需求的人一直都在那里。

陈修园的不足,就在于他对医学也是如此精通,为何就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治疗体系呢,就像他在《医学三字经》里说的,这个医家属于温热派,那个医家的特点是和稀泥的,而他自己呢?

但因为他一半是官员,一半是医生,于是他真的是做到了拥抱时代,知道什么是趋势,知道不应该丢弃的是什么。

那时的陈修园一个劲地强调和剂局方的应用局限,毕竟一个成药,局方,补益,不可能一直能代替你自己的变化。

中医中药不是吃不坏,不是没有副作用,你吃药吃得不好,于是你的身体就一直在那个偏颇的体质内越陷越深,如果再遇到一个疾病袭击,你就需要和别人不一样的治疗方法。

如果你这时还是和别人一样的治疗思路,那不好意思,你这时肯定要对中医失望的,因为你的疾病会总是治疗不见起色,自然是越错越远。

总说世界风起云涌的变化,你看其实有些一直都没有变过。疾病你照样消灭不了,你照常会得病,中医中药会照样要用,照样你搞不定的,你会主动想从这里去探索。

(四)

都说偏执,才更容易出成绩,但你看陈修园不是这样。

家庭,事业,他的两手抓,都没有落下。其实若是论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上, 陈修园的表率做得好。

他把自己的家庭未来都安置得妥妥的。言传身教的结果,孩子们都很喜欢学医,他儿子,他孙子,对他的书籍编著都起了很大的帮助。

都说现在时代变了,变得生育率下降许多,普通人都不愿结婚生子了,因为觉得累,因为对未来没信心,因为不知道能不能给自己的子孙一个好的未来。

于是,什么都不做,这样也是一种人生选择。

结果,就是在某一天,你其实会有失落的,为何我会知道。

因为我是医生,因为病人面对医生,几乎都会真实地袒露他的内在,毕竟在现实里再要做个伪装者,他也是要有一个出路的。

过到一定的年龄,你会有一种感情在,对于亲情,对于童趣的怀念和向往,这时,你会推翻你之前的想法,你想去弥补你犯过的错。这时你来医生这里说,你想生个孩子,你想怎样怎样。

所以,有些结果就是你一定要想好,孩子这一项,若是可以,你还是要有。

就像有很多人看完古代的医家记载,还是会和我说,你看他做得多好,家庭幸福,子孙满堂,医术后继有人。而不会说你看他官做的多大,钱挣的够多。

对有些医家,像唐容川,他的孙子辈就没有成家,一个人生活。于是只听到后人议论,这多可惜了,没让自己的医术传递下去。

所以,无论你是不是学医,无论你是不是欣赏陈修园,其实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借鉴,你会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哪种生活,你一定不要过的。

(最后)

中医讲究取类比像,我们如果把自己和陈修园去代入,你觉得你在这个信息丰富的社会里,你看得如此多,懂得更是不比他少,你能达到他如此多的著作吗?

你也看到他并没有吃太多的苦,他做出了如此大的成绩,创造出了大的价值。他过得一点也不穷困潦倒。

说明吃苦并不是必须。

就像一句话说,金钱留给了不缺钱的,真爱留给了不缺爱的,苦难留给了能吃苦的。

说到底,还是方法更重要。

医学三字经原文及翻译,医学三字经原文及翻译注释!

医学三字经原文及翻译,医学三字经原文及翻译注释!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