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XX区域沿线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提纲汇编

XX区域沿线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提纲汇编
(5篇)

第一篇:

一、金沙江区域沿线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形成背景。根据丽江市“十二五”交通专项规划和丽江市金沙江沿线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工作方案》及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72号文件,《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丽江市金沙江沿线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通知》,我局对一区四县涉及金沙江沿线的27个乡镇的交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了认真的调研,针对各区县所涉及的乡镇,在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的交通专项规划为背景,对公路建设、路政管理及养护管理、交通运政管理、水运基础发展规划并撰写了调研报告提纲。

二、沿江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概述

交通运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发展性产业,也是社会性、服务性非常强的公益事业,是合理配臵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基础,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者环节的纽带。公路建设是为运输服务,同时路政管理及养护管理也是为运输服务的。水运基础设施发展,结合我市水电产业的发展,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充分发挥水运资源优势的原则。发展水运具有占地少、能源消耗及对环境污染小、运能大和运输成本低等突出的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有加强与金沙江航运腹地连接公路、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衔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

1益和经济效益,为沿江人民群众出行便捷快速脱贫致富的必要途径。

沿江涉及的27个乡镇的总量面积为10543平方公里,人口数为427994人、村委会195个,大部分的乡镇、村委会都比较落后,主要是交通不便所带来的。地理条件限制、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大。27个乡镇所在地都通了公路、路面有油路、弹石路、水泥路不等,195个村委会所在地也通了公路,但公路等级较低,有的是柏油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还是沙石毛路,路面状况差。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自然村所在地随着中央、省、市、区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向基层服务的政策,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三、交通基础实施规划

(一)交通基础实施规划的指导意见: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明确交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按“统筹规划、分层分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路、站、运、安”一体化的建设原则,服从和服务于丽江市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市综合交通体系,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交通公路建设投资规模、路政管理及养护管理的目标任务、交通运政管理、水路运输市场的培育、开发、管理、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规划原则

1、战略性原则

规划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着眼于我市“六大战略”的需要,立足于各种运输方式并存的现代化网络,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1、全局性原则

规划不仅要立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且要立足于我市社会经济综合运输、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电站资源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全面发展的要求,要从全市和区域整体的利益出发协调好整体区域与局部的关系。提高区域交通基础网络整体效益。

2、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确定交通基础规划建设的发展规模。全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水路建设、公路管养、运政管理等多环节衔接,有效配臵资源,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效率与公平原则

科学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原则的关系。既要注重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率,又要满足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需要,也要加快农村基层的交通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推进

城镇化进程,要注重公平原则,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减少城乡差别。

四、规划布局

1、逐步构建城际间快速现代化交通网络,支持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省会城市到我市政府所在地的整个交通快速化。整个规划始终贯穿于沿江区域区县、乡镇、的快速通道、建成科学合理完善的交通网络。

2、公路建设规划布局以“十二五”交通专项规划为主。继续实施高等级公路(如:丽江-攀枝花、大理-丽江)连接经济干线、重点干线、一般干线、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提高路面等级。逐步通达自然村的公路通畅工程。

3、结合金沙江中游的电站发开,在公路不通乡镇村的公路。的村委会和自然村,继续实行乡镇船舶的渡运。形成库区后,加大水上运输的开发和投入,使沿江两岸老百姓出行便捷、安全、舒适,创造良好的和谐环境。

4、金沙江沿线跨江大桥的布局。金沙江沿线布局三座大桥。一座是以丽江市玉龙县奉科乡至宁蒗拉伯乡的跨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另外两座在永胜县仁和仁里河口处至大姚弯鼻跨江大桥及玉龙县大具桥至香格里拉永壳大桥。两座大桥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待建。

5、客运布局:有条件的乡镇,逐步建设客运站,村委会社会设立候车点,方便沿江老百姓的出行便捷。

6、航运布局:以水电站形成库区为基础。主要以“金安电站、啊海电站为龙头。形成一个建设一个所有库区逐步开发和建成。

(一)、沿江公路项目

1、沿江区域公路项目及投资以“十二五”规划为基础适度超前。重点以水电站建设沿江两岸进场公路为主,将沿线辖区公路连成一线,连接两岸临近地州(市)区县乡镇村的公路

4、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按国家标准执行,适度超前。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立项,按国家投资比例政策实施。主要依靠电站建设的支持,带动两岸的经济发展。预计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一段时间1.2亿元。

(二)桥梁项目及投资规模

桥梁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批准后进快实施建设。投资规模(含在建和待建)预计在3.4亿元。

(三)航运项目及投资规模

根据交通部水运规划科学院、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关于金沙江中下游航道规划和《云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金沙江中游库区的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航运项目形成库区的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待建。金沙江中游库区梯级电站的前期工作正在积极上报中。沿江中游

整个梯级电站投资规模预计在5.8亿元左右。项目完成后有利于拓展我市旅游发展空间和沿江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和正确处理好移民安臵,加快新农村建设。保持沿江两岸区域的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丽江市交通运输局二0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第二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水月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长期以来,水月产业园区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园区建设发展,由于客观因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园区发展。

一、现状

(一)规划情况

水月产业园区前身为**年成立的**区水月循环经济实验区,**年9月经省经信委、市编办批复成立园区管委会,**年**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园区原定位为循环经济实验区,《产业发展规划》于**年9月经省经信委批复实施,主要围绕水钢冶金主导产业发展装备制造、金属加工、化工、建材、矿产开发等循环配套产业,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市场、食品加工等服务产业。为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园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意见,经充分调查研究,依托交通、区位、市场潜力等优势,将园区功能重新定位为产城一体化的城市拓展区,规划范围为东至瑞安路,南邻贵昆铁路,西至汪水路,北抵月照机场,辖钟山区红岩街道办事处、荷城街道办事处的部分社区和杨柳街道办事处大部分区域和月照乡全部,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1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物流商贸、空港经济及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轻型工业、休闲旅游度假四个组团。目前,规划工作已进入细节论证阶段,拟于今年11月上旬报批。

(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设计标准为城市主干道Ⅱ级的金水路一期**公里已建成通行,近期完成细沥层铺设。全长1.547公里、宽20米的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于今年4月中旬动工,全长2.26公里、宽20米的南北路于今年**月动工,两条路路现正进行基础填挖工程。全长2.3公里的金水路二期在首批建设BT投资方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续建停工后,今年10月重新动工建设,(三)排污排洪方面

排洪排污沟渠修建3千米,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园区排洪排污需要。

(四)水电气配套方面

共完成供水管道安装13千米,铺设排水管道沟渠1.2千米。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安装饮水管道3000米,新铺设排水管道**米,新建220千伏安变电站一座。现有水、电基本能满足现入驻企业、在建项目及居民用水用电需求,二期管道尚未进入实施阶段。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未定

已完成5.1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与现发展思路不一致,在**年**月12日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上未获通过。现市规划局将水月纳入新一轮城市规划范围,市规划、发改部门正委托相关单位对建安组团、空港经济两片区进行控制性规划,与园区的控制性规划重叠。

(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大道作为市政府规划建设的横穿园区核心区的主干道,已由水城县完成初步设计,但迟迟未动工建设,严重阻碍园区项目建设。园区内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南北路和金水路二期虽在轰轰烈烈建设中,但建成投入使用需要一定工期,近期难以通行。原有道路为实现细沥层铺设,且内环快线、机场快线及园区内项目工程运输车辆碾压造成破坏,运输条件差。

(三)排污排洪设施亟待改善

园区内地形地貌复杂,项目建设用地需大量挖填方后方能使土地平整,导致排污排洪压力增大,园区内原有排污排洪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

(四)配套设施不健全

现有水电只能基本满足企业、项目建设和居民生产、建设和生活需要,后续生产、建设和生活用水用电量大,且供气、通讯等设施不健全。

(五)小散乱污染企业清理难

园区起步标准低,开发程序不科学,导致企业分布混乱,尤其是园区内存在多个洗煤厂,呈现小、散、乱的状态,导致脏乱差根源难以消除,大大影响了园区形象和建设发展。虽园区已调查摸底,但清理工作已超出园区管理权限。

(六)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

园区内基础设施全部由管委会自筹经费建设,但园区起步晚、后劲弱,无固定资产,加之建设用地少等现实问题,导致园区没有融资抵押物,融资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三、建议

(一)强化规划衔接

为统筹园区同步、协调发展,市发改委、规划局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涉及园区规划的建安片区、月照机场周边一带范围,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由园区负责实施,其余范围由园区规划并实施。同时,尽快确定园区法定界线。

(二)完善路网规划和建设

将园区已规划并动工建设的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南北路和拟规划的其他道路统筹纳入先期城市道路规划,由园区先行建设。把**社区二三组道路、内环快线三块田互通至双坝社区小西湖道路纳入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提高周边土地使用价值。另外,乌蒙大道园区段从月照乡政府前至水钢由园区自行规

第三篇:丽江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丽江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7-26

信息来源:云南省丽江市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丽江市农业概况

丽江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2005年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140.18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29.95万亩,粮食总产40.14万吨,农业总产值22.9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丽江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101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

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2006年初,我市提出推进“六个一工程”,狠抓“八项措施”的农业发展思路,更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采用新模式

根据丽江实际,通过采用各种类型与组织模式推动农特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三)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好农民利益

通过行政的手段,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名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具体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建设“六个一工程”

1、认定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1户为国家级龙头企业,7户为省级龙头企业,且均享有产品外贸经营进出口权,30户为市级龙头企业,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全市38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提供就业人数达4000多人,能带动农户20多万户。

2、建设一批市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2006年末,全市共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80万亩,其中主要有冬早蔬菜5万亩左右、加工型马铃薯6万亩、优质米基地10万亩、杂豆芸豆10万亩,油菜7万多亩。

3、发展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约170个,会员达12700人,切实提高了我市农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4、树立一批农村能人和科技带头人:全市共有农村能人34人,科技带头人25人,他们通过科技服务、大办特色示范样板、创办农产品基地等,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5、创建一批丽江农产品品牌:全市共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共有37家37个产品,农产品发展呈现出品类齐全、快速发展的趋势。

6、培育一批种养殖业大户:2006年我市种养殖业大户已发展到797户(其中种植业大户333户,养殖业大户464户),种植作物涉及到粮食、蔬菜、林果、花卉、药材、烤烟等各类粮食、经济作物,大户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规范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单产的提高,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六)狠抓了“八项措施”

1、推广经验促增收:近年来,经过开拓性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一些典型经验:如玉龙县的“鲁甸经验”,期纳镇满官村“党建带村建,村建带民建”、“支部+协会”、“企业带动转移劳动力”的经验,在在全市各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

2、宣传惠农政策促增收:通过及时贯彻减免农业税、下发粮食直补资金、实行购机补贴等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

3、调整结构促增收:在稳定粮食总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从早、巧、晚、特四个方面来调整结构,打时间差、节令差,打特色品牌,集中精力抓好优质稻、烤烟、青梅、甘蔗、畜牧业、冬早蔬菜、魔芋等重点产业,积极培育红花、特色中药材、朝鲜蓟、花卉等新兴产业,因地制宜,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子,使农业产业发展做到突出重点,各具特色,适度规模发展,充分发挥了各地的区域优势,使农业生产的优势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以实现区域产业的产业效益、基地建设的规模效益、特色作物的特色效益。

4、科技服务促增收:大力推广了农业新技术和优质高产新品种。

5、围绕市场促增效。

6、劳务经济促增收。

7、加工增值促增收。

8、防疫减灾保增收。

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政府及农业部门根据丽江实际,确定了我市“水果、蔬菜、药材、野生菌、杂粮、优质米、烤烟、魔芋、畜牧,劳转”十大特色产业加以大力发展扶持,并相应在全市范围内选定授予了“玉龙县鲁甸药材之乡、太安马铃薯之乡,古城区七河生猪养殖之乡,永胜县三川优质米之乡、期纳冬早蔬菜之乡,华坪县荣将芒果之乡,宁蒗县新营盘苹果之乡”七个重点产业乡镇,积极引导农户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道路。

(一)种植业

1、水果产业

全市水果面积29万亩,年水果总产量11.74万吨,总产值1.85亿元。

①苹果产业:目前,我市苹果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产量2.6万吨,产值5000万元。其中,宁蒗县5万亩,玉龙县1.8万亩,永胜县0.5万亩,华坪县0.3万亩,古城区0.4万亩,其中,宁蒗县的一万亩已通过无公害食品生产认证,两万亩习近平级绿色食品苹果基地的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产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宁蒗县新营盘乡2006年产值超万元的农户就有160多户,且有省级龙头企业宁蒗县龙德绿色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苹果产业的综合服务工作,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计划到2010年,全市苹果面积在巩固的前提下发展至13万亩,实现产值4亿元左右。

②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全市芒果总面积4.42万亩,总产量0.83万吨,总产值2438万元。主要分布区华坪县是云南省独有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区,生产的芒果以成熟晚、色泽鲜、品质优而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市、县农业部门加快了芒果产业科技推广和品种改良步伐,筛选优质晚熟芒果品种在最适宜区种植;组建了以芒果营销加工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华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及华坪县芒果专业技术协会,并注册了“金川红”芒果商标;2005年,华坪县还获得了1万亩绿色食品芒果生产基地认证;如今该产业已成为华坪县新农村建设的首选产业。计划到2010年全市芒果面积增加到6万亩,产值实现2.4亿元以上。

③雪桃产业:丽江雪桃具有色、香、味、形俱佳,成熟晚的优良特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经济价值较高。开发主要以新知图书城下属的丽江雪桃开发有限公司为主。目前已在拉市乡建成2000亩雪桃生产示范基地,300亩雪桃优质苗木生产基地,盛果期亩产可达4000公斤左右,大面积平均亩产2000公斤左右。计划到2010年全市雪桃面积发展至3万亩,预计产值1.5亿元左右。

④青梅产业:丽江现有青梅面积5.98万亩,产量1.38万吨,产值1450万元。主要分布在玉龙、宁蒗县两县。有得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绿丫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省级龙头企业从事青梅生产加工。计划到2010年全市青梅面积发展至3万亩,产值达8000万元。

⑤龙眼产业:永胜县是云南省唯一的龙眼基地县,现有面积1.46万亩,产量0.3万吨,产值900万元。目前正积极开展品种改良及应用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的提质增效工作,并已见成效。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基地全部良种化,从而使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2、蔬菜产业

我市现有蔬菜面积13万亩,产值1.2亿元。

①冬早蔬菜产业:“十五”规划期间,我市冬早蔬菜开发以金沙江沿岸乡镇为主,2004年我市已种植冬早蔬菜5万亩。到2010年,拟建成冬春蔬菜基地10万亩。

②夏秋蔬菜产业:2005年,我市种植夏秋冷凉蔬菜6万亩。力争到2010将年全市名、特、优蔬菜播种面积突破至20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15万亩),产量50万吨,创立丽江无公害蔬菜品牌,实现产值3亿元。

3、药材产业

丽江是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椐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底,丽江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企业有八家,从事采购销售的个体户有1000多户,种植户有6000多户,种植面积3.6万亩,年产各种药材6500公担,野生药材5000公担。丽江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以云木香、云南重娄、岩白菜、白芨等四个种类为主。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建成四种中药材种植生产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2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