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演讲稿(爱我中华演讲稿400字)

看到校庆征集令里提到“你的年华,就是民大的年华,你的记忆,就是民大的记忆”,内心百感交集。2021年,已是自己本科毕业十周年。回想在母校学习和生活的日子,历历在目。真的很感谢母校,改变了我的一生,“念慈在慈,没齿不忘。”就在校庆日当晚,读到了袁牧的一首小诗《苔》,非常感慨,谨以这首小诗为线索,撰写此文,感恩我的母校。

一、“白日不到处”

2007年,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远门。刚下车时那种头晕目眩的感觉,至今依旧清晰。北京那么大,火车站的人那么多,已经忘记是怎样辗转到达学校。记忆里,唯一记得的是,终于到达了学校的大门,我和送我来上学的母亲都走不动了,两个人提溜着一共连被子在内的4个大兜子,走一步踹一步的囧样,还有当时我很想把被子扔掉的心情。

大学前,自己的生活内容只有一项,那就是学习。就像所有的寒门学子,我每天很自律很拼命地学习,心无旁骛,剑指高考。刚入大学那会,自己的日子过得很清苦。记得前几天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女儿上大学每月生活费应该给多少”,我陷入了往事的回忆。小时候,父亲生病,没有任何收入,母亲月薪400元,她拿出300元给我当生活费。送我上大学后她回去那天,她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拿给我,就留下5元钱。1元坐了公交车到西直门倒地铁,2元地铁票,1元买了瓶矿泉水。还剩的1元钱,母亲在第二天下了火车后,坐公交车回家。这些年,母亲有时会跟我回忆起那几天的经历。我问她,你当时没想过手里一分钱都没有了,自己和爸爸怎么办。母亲很朴实也很平淡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明天的太阳照样会生起。我把这话提炼了下,向阳而生,全力生长。

大一第一个学期,一顿饭,我会跑到一楼食堂打一份0.6元的炒白菜,再去清真食堂打0.3元的米饭。为什么这样折腾呢,因为我仔细对比了下,清真食堂给的米饭要比别的食堂多一点,这么的一点让当时年轻爱饿的我能多扛一会。为了不委屈胃,只好委屈下腿了。(这句话反复删改了几遍,最后决定留下,希望食堂领导们看下别批评清真食堂的打饭师傅们)因为经常跑白菜那个窗口打菜,那个师傅对我有点面熟了,好像是半个月左右,有一次,他再打菜时,将白菜旁边的麻辣豆腐留了小半勺,轻轻地洒在我的白菜里。有时候,陌生人的一丝温暖,会永远留在记忆间。我真的很感谢我大学里的很多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当时的班主任陈老师,她很快发现了我的窘境,总是制造些“邂逅”,然后带着我去吃一顿很撑的午饭。我人生的第一只优盘,也是我的班主任送给我的。这只优盘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时没买笔记本电脑,我的专业又多数是要求写论文,多亏了这只优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多年之后,我也成了一名老师。看到有些学生困难,我会悄悄找个借口让学生帮忙跑腿,然后在9、10月份的节日里给学生发个红包。记得,有个学生说,老师,由衷感谢您,这是我人生中收到过的最大的红包。我就会想起我的老师,想起大学时那些窘迫却又异常珍贵的日子。

很感谢大学里遇到的每一位老师,老师们在我大学期间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在那些“白日不到处”的时间里,谢谢我的老师们,给予我阳光雨露,让我健康、快乐更好地成长成才。即便我后来离开了民大,去读研、读博乃至工作,老师们依旧给我很大的鼓励与支持。

二、“青春恰自来”

我曾经的认知里,考上大学,就是天堂。可是,真正进入大学以后,我很快发现,大学里的学习并不是很轻松,读了大学也并不是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顺其自然。因而,我当时的大学生活非常充实,我会抓紧一切时间来提高自己。比如,我依旧保持了良好的作息,早上6点起床练习英语口语,有早读和晚自习的习惯。就连周末的放松时间,我都要看美剧,美其名曰,要练习听力。当然,经我亲测,这种做法并不是特别管用。可是大学的前半程,丝毫的娱乐都会让我产生愧疚感。我的大学后半程,是一个还挺励志的故事。可能跟很多成绩优秀的前辈和后辈有些相似之处,我保持学习成绩拔尖,还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升和锻炼自己,在演讲、征文各类活动中都有获奖,还发表了学术文章。大学第四年,我获得了保送名额,进入了离母校不远的另一所高校。

在母校读书的时光,才真正让我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早在读大学之前,学习是我摆脱命运枷锁的工具。而进入大学以后,我终于可以正视学习与考试这件事,并且终于走出了“逢大考就失败”的心理阴影。大学里参加的资格证考试我都是一次性通过。我想这份豁达与平和是母校及其她宽容厚重的文化所赋予我的。

在母校读书的时光,给我种下了致力于学术的种子。读大学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论文。很感谢我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以及当年给我们布置了那么多篇论文的老师。我还记得我们在学校熟悉了,老师布置期中作业时,我们开始大胆起来,跟老师讨价还价了:

师:期中作业,很简单,一篇3500字以上的论文。

学:老师,字太多了。我们XX课的期中论文才2500字。我们好多同学没有电脑呢。

师:再说话,4000。民理专业的学生,写论文很困难吗?都很能写啊,2500字只是开头啊……

学:我们刚大一,不能写。我们以前都是800字的作文。

师:4500。

学:……(闭嘴,默认成交)

多少年之后,我很感谢那些年的作业、论文,让自己从一张白纸到能够稍微熟练地应对各类风格、各类主题的文章。

在母校读书的时光里,改变了我的性格,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还记得,民大几乎时时都很热闹,各民族同学性格开朗乐观。我逐渐也发现,生活里不只有学习,生活可以很多彩。周五的时候,我学着跟同学一起去跳锅庄。周中的时候,也去看看学校里的各类演出。渐渐地,我发现,丰富的业余生活,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反而让我学会了统筹分配时间,更高效地处理事务。很感谢我的母校,这份内心坚韧、豁达,让我在毕业后的人生获益匪浅。

从小到大直至工作,我获得过各级各类的荣誉。有一项,我会记忆终生,我是第三届中央民族大学十佳大学生。很感谢当时给我投票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很感谢陪着我练习演讲稿的舍友,很感谢母校,这项荣誉让我至今依旧自豪。谢谢母校,在母校的日子里,“青春恰自来”。

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硕士毕业后,我很幸运地进入一所市属高校当一名普通的老师,但是并没有成为什么大富大贵。我只想安安稳稳地当一辈子教书匠,做一个好老师。“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牢记母校的教诲,也给自己的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工作后,我依旧保持自律的习惯。工作期间,我一边怀着宝宝,一边考取了博士。并在生完宝宝后,跟学生约定,“下学期再给你们上课时,我会考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到了时间,我如约守信,学生沸腾。这后面是无数夜晚里的警枕苦读。

即便毕业后,我的人生很多学段、经历依旧与母校有很多关联。硕士阶段的毕业选题,我选择了景颇族研究。一个人,背起行囊,在祖国的西南最边陲,经历1个月时间,终于在地图上走出一点点短线段。后来,我的爱人在决定去扶贫挂职时,我坚定地支持他,并且帮他选择了具有千年哈尼梯田元阳县。读博阶段,我的选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研究。我宽容的博导对我说,得要辛苦你多去你的本科母校学习了。在写论文时,我几乎叨扰了民理专业的所有老师、同学。这篇论文的完成,包含着很多人无私地提供建议与意见。还有在工作中,我曾在单位担任过时间不短的“少数民族辅导员”,也完成了北京市高校统战研究会的课题,如果没记错,这是单位有史以来第一项在该研究会中标的课题。

十几年前,我在母校的带领下,参加了2009年国庆群众游行,是“爱我中华”方阵的一员。十几年后,我目送着我的学生代表文化方阵通过天安门,心情十分激动。今年,在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作为集散指挥长,带着我的学生,再次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最前端,向祖国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而这一切的一起,都要感谢我的母校,感恩我的老师。谢谢你们,因为有你,才会让我变得更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