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樊迟仲弓问仁(樊迟仲弓问仁的主题思想)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司马牛请教如何行仁。夫子说:“仁人,说话必然谨慎。”司马牛接着就问:“说话谨慎,就可以称得上是行仁了吗?”夫子说:“因为知道兑现自己说的事情比较难,说起来能够不谨慎吗?”

要想了解这一章句的意义,我们先来认识认识司马牛这个人。

司马牛是春秋时宋国人,根据《左传》记载,桓魋兄弟五人:向巢、向魋(后称桓魋)、子牛(司马牛)、子颀、子车。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司马牛的哥哥桓魋听说后,带兵要去杀孔子。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篇》)(夫子说:“上天把仁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向魋作乱发生在鲁哀公十四年,失败后逃跑宋国,司马牛也被迫离宋国。《左传?哀公十四年》记载;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而适齐。司马牛又致其邑焉,而适吴。吴人恶之,而反。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卒于鲁郭门之外,阬氏葬诸丘舆。(司马牛把他的封邑和玉圭交还给宋景公,就到了齐国。司马牛又把封邑交还齐国,而去了吴国,吴国人讨厌他,他就回到宋国。晋国的赵简子召唤他去,齐国的陈成子也召唤他去,在途中,死在鲁国国都的外城门外,阬氏把他葬在丘舆。)

因为司马牛到过吴国,后来回到宋国,中间必经过鲁国。而这期间,孔子一直在鲁国。《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回到鲁国是鲁哀公十一年,这时他已是68岁的老人了。鲁哀公十六年,73岁的孔子去世。司马牛,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前481年后。如此推算,司马牛死在哀公十四年,也就是桓魋作乱的那一年。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司马黎耕,宋人,字子牛。牛为性躁,好言语,见兄桓魋行恶,牛常忧之。”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介绍:“司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却没有提及他是宋国人这一历史事实。

由此可以推算,司马牛从卫国到吴国,经过鲁国时,投在孔子门下,因此他应该是孔子晚年的弟子。

时间:也许是正常上课时间,上午或者下午。

地点:孔子学堂。

参加人员:孔子坐在席子上,颜渊、仲弓、司马牛,还有一些年轻的后生侍坐。(颜渊病死的时间也是公元前481年,和司马牛同年去世的。这个场景中,我们暂时设定颜渊还活着。)

事件大致经过:司马牛是孔子刚收下的弟子,在看到颜渊和仲弓问仁,尤其是他们俩说出“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的时候,课堂上一片静悄悄。也许大家都听懂了意思。可司马牛还是有些不明白。于是,从众弟子中站起身来,一鞠躬,轻声问道;老师,我也问仁!

一看到子牛请教仁的话题,孔子微微一笑,轻声说;仁者的特征,说话迟钝的样子。

子牛瞪大了眼睛,颜渊和仲弓的问题,您说得这么详细,而我一问,您就只说这点儿。性情略略急躁的子牛立即就问;老师,做到说话迟钝,这样就叫行仁了吗?

孔子回答说;当然。做起来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我们来看原文:

司马牛问仁。

司马牛在这里向老师问仁。他是怎么想的呢?桓魋曾追杀过孔子,作乱兵败逃亡,可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司马弟兄们是逃的逃,散得散。司马牛离开了宋国,流离到了吴国,吴国人又不喜欢他,最后在返回宋国的途中,死在了鲁国的城门外。这段话应该是司马牛在鲁国的时候与孔子的对话。对于自己遭遇的一切,都是他哥哥作乱惹的祸。如果埋怨哥哥,违背了孔门儒家提倡的“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篇》)(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应该是达致于仁道的根本入手处吧!)那该埋怨谁呢?怨天吧,又不符合老师的教诲——(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司马牛百思不得其解,整天忧心忡忡的。

这一天,司马牛在学堂上,看到颜渊和仲弓问仁后,想起了老师说过“仁者无忧”的话来,就起身问;老师,怎么做才是行仁啊?就是成为仁者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忧愁了。

孔子一听,知道司马牛忧郁的症结所在。司马牛目前的这一切,还是他自己没有智慧造成的。如果他能在他的哥哥桓魋造反叛乱之前,进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劝说,说不定,就不会有桓魋“犯上作乱”事情的发生,自己也行“悌”道了,既不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也不会给国家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这是缺乏智慧的第一个表现。第二个呢,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就是“成事不说”(《论语?八佾篇》)(已成定局的事情,不必再说。)与其每天生活在抱怨牢骚、唉声叹气之中,也于事无补啊!

写到这里,想起了子张问陈文子是不是仁者的章句来。《论语?公冶长篇》记载这样一件事,我们来看:“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齐国大夫崔杼以下犯上杀了齐庄公,大夫陈文子有马十乘,他舍弃财产不要而离开了齐国。到了一个国家,就说:‘这里执政的人犹如我国弑君的崔子’,便离开了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他又说:‘这里执政的人也好像我国的大夫崔子’,就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夫子说:“这人清高啊。”子张说:“算得上仁吗?”夫子说:“没有智,又从哪里看出他的仁呢?)

当时,齐庄公与崔杼的夫人私通,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但并没有听说陈文子进谏,劝国君不要这样做!“崔子弑齐君”是一件大事啊!陈文子事前一点也没有察觉到,这说明他本人没有社会洞察力,或者说他也知道这件事,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法。眼下,崔杼已经杀了国君,他不做任何讨伐之举,却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到处展示自己的清高,这样的人难道有智慧吗?说到底,这种人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针对司马牛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仁者,其言也訒。”(仁人,说话一定要谨慎。)“訒”是一个形声字。《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讱,顿也。”《广雅》则这样解释“讱,难也。”本义是说话谨慎的意思。

孔子在这里说;司马牛啊,用一句俗话说,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多说无益,你天天愁啊愁的,愁得白了头,那也是于事无补,你说是不是?你现在心中的忧愁,说不定,你的哥哥正在花天酒地呢,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尽是自己闲的了,给自己找罪受!谁能替你排解啊?只有你的心明白了,自己才能慢慢消化,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现在你能做的就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抱怨话,多做修行事。人应该活在当下,你不如打起精神,努力学习,提升智慧,提升道德修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既是为自己积福,也能减轻你哥哥对宋国造成的伤害。

当孔子说“訒者,其言也訒”的时候,司马牛惊呆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因为大师兄颜渊问仁,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师兄问仁的时候,老师给出的答案注重三个字“敬、恕、怨”;而到自己这里,竟然只是一个字“訒”!行仁,按理说是一件大事,可在到了我这里,老师给出的答案竟然是说话谨慎,说话岂不是小事一桩吗?司马牛一脸的不解。

看到司马牛惊愕的神情,孔子知道,司马牛没有明白他说话的一番苦心,于是不紧不慢地进行开导;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自己感到为难的事情,说出来,别人也不容易做好,或者不能替你做好!这样让别人也感觉到为难,与其给别人压力,但不如自己学会放下,放下越多,自己的心就会越轻松。孔门儒家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叫强人所难!结合这一点,孔子的回答是:“为之难”。

“言之得无訒乎?”话说出来,能不谨慎吗?一个人说话不谨慎,让别人时时、处处为难,这样的人,谁愿意和你交朋友啊?说话不谨慎,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司马牛如何行仁啊?就是先做到,然后再谨慎地说出来。

弟子规》上讲:“话说多,不如少;惟其事,勿佞巧。”话说的多了,不如少说一点,少讲点,讲得少就错得少,讲得多就错得多,所以君子要做到说话谨慎,讲话只要讲得符合客观现实就可以了,不要用那些美妙的语言、巧妙的说法。

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你时时处处做到这样,就是一个仁者了。说到做不到,天天放空炮!这样的人,带给别人的只能是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既然你做不到,说话的时候,就要谨慎地说或者不说。现在,我们身边好多人,几乎是满嘴跑火车,今天我能做个什么什么,过三天之后,我又能做成啥啥的。结果,三五年了,吹嘘的皮毛也没有踪影了,你说谁能信任你啊?因为你给别人的印象,只是一个牛皮能吹破天的人而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作为一个人不讲诚信,是根本不可以的。)

编撰这章《论语》的弟子,如果按照颜渊问仁和仲弓问仁的说法,这则《论语》应该记载司马牛听到老师的话后,再加上一句“子牛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可往下看,却是一个句话,而没有类似的记载。是司马牛没有明白老师的话,亦或是他觉得自己很难做到,不敢明显表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由于时间已经过了两千多年,我们也不得而知。

再回头看看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的问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说心里话,看到这一点,我很是感动。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师,一个教案可以用几年,甚至用一辈子。殊不知,每一茬的学生不同,时代不同,甚至教育的环境也不同,如此因循,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吗?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夫子说:“立志于道,据守在德,以仁为依托做事,以六艺为修养来陶冶情操。”)我们要仔细看看,“道”和“仁”很是相似或者说接近。

打个比方吧:张一鸣从河南省周口市坐着公交车去西华县,一个小时我就到达了;我的朋友,他自己开车从周口出发,半个小时就到了西华;再有一个伙计,他拉个架子车从周口出发,一上午的时间,他也到了西华。对于我们三个,“道”是一样的,都是从河南省周口市到了西华县!“仁”则是我们三个人实现的形式不一样,就是怎么从周口到西华的方式不一样。如此说来,孔门儒家提倡的“道”,就是我们所有人都要走的人生正路,而“仁”呢,则是我们每个人怎么走的人生正路。

颜渊问仁,仲弓问仁,司马牛问仁,樊迟问仁,子贡问仁,子张问仁,都是问“仁”,老师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解释——你们几个人的人生正路应该这样走,应该那样走,这样的答案更符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更具有指导性!如果,弟子们问仁,孔子给出的答案都是一个字“道”,就会让弟子们陷入谈玄论道之中,这样是不利于弟子们修行的。

我们再仔细分析,就觉得“道”和“仁”是不能替代的,例如,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不能说是“朝闻仁,夕死可矣。”因为“道”是普遍的,每一个人都要走一样的道,就是成为君子之道。但对于颜渊,就需要让他“四勿”,对于司马牛,就需要做到“訒”,如果对于一个比较懒惰的弟子,我想,夫子给出的答案,一定是“仁,勤快也。”这就是他们每个人成为君子需要注意的细节,“仁”是针对个别的情况来说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