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某财经211高校硕士研究生,会计专业。到今年这个夏天,我就工作满三年了。毕业上班后,日子变得非常快,三年的时间仿佛一眨眼。刚上班的第一年,自己不太适应。过了本硕六年自由自在的学生时光,忽然发觉自己变成了一颗朝九晚五的螺丝钉,一年的法定假期少得可怜。更可怕的是,这种打工生活望不到头,直到退休。
于是,当老师成了我的梦想职业,能拥有寒暑假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而且,财务工作实在重复枯燥,业余时间我也一直尝试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写作、心理学、社会学、传媒、法律,甚至是兽医,都或多或少做了些了解和尝试。但现实再一次告诉我——想转行,不容易。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在当前道路上继续前进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但就这样认命了吗?
不。在纠结和烦恼之中,通过思考,我反而收获良多。
1. 工作与生活
学生时代唯一的任务和评价标准就是学习,按照这个逻辑,工作也应该是职场人的绝对生活重心,并作为能从中获益良多的一项事业。然而,现实恰恰相反。
工作后,一方面感觉到生活琐事剧增,通勤、去超市、做饭、家务都要花掉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工作内容本身对很多人而言是枯燥重复的,无法带来学习时的新鲜感和收获感,很容易觉得没有意义。
我曾经觉得吃饭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心想着如果能有一种药片可以达到和吃饭一样的效果就好了。抱着这种想法时的我肯定是没有口福之享的,也不能体会美食的乐趣。现在再回头看,觉得那时候的自我克制未免过度,虽然这会带来很多好处,但同时也失去了别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不管怎么过,都是一样的,得到总有失去,所谓努力,更像是一种选择。
生活就是充满了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琐事,通勤、吃饭、睡觉、做家务……每个人都无可避免,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这些本来就是生活。多年的规范教育让人习惯于给事物赋予价值或者意义,这样的思维方式过度了,就会忘记事物本身。我也在盲目追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远离了生活。和家人吃一顿丰盛的饭菜、做一个美梦、偶尔来点仪式感,不就是真实的生活吗?
那么工作呢?工作挣钱是生存必需的资本,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无须让工作承载自己诸多期望,既有乐趣又能挣钱,既有成长性又很轻松?完美的工作绝不存在。自己的其他期望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满足,比如坚持兴趣爱好,利用空余时间做些不挣钱但有趣的事情。
当然,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稻盛和夫那样,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互相融合,彼此成就。但理想状态往往不存在,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去调整自我适应现状,朝着期望的生活模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沉浸在抱怨、纠结之中,才是正解。事情做多了,渐渐地就有了机会,不知不觉路也就宽了,选择也多了,离梦想也更近了。
2. 发展与学习
毕业找工作那会儿,一心希望进入高大上的公司,从事高大上的岗位,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然而,现实总会给人上课。没能如愿的我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渐渐地,我开始明白,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只是职业生涯的起点。有的人起点就是终点,而有的人可以走得更高更远,横跨不同的领域,跟随市场的变化拥有丰富的职业经历。我不由得想起读研时某个老师在课堂讲的一个校友故事,一位同学毕业时找的工作情况属于中等偏下,但多年后成为了同届中职级最高的。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但现实中却常常忘记。万事万物都在运动着、变化着,可能向好,也可能向坏,一时的得或失都会过去,只有持续不断地加油,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未来也会因此而不同。
在学习方面,学的东西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拿到学历文凭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张入场券,说明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知识的海洋无边无垠,毕业不是学业的终点,即使博士毕业,真正的学习也才刚刚开始。
3. 能力与局限
每位孩童都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甚至还有国家领导人。到了青年时代,依然经常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走入社会就不一样了,你会真正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人。
在没有经历挫折的时候,常常乐观估计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能力固然重要,但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双减”政策下,一些原本年薪百万的教育机构讲师因为还不起房贷,选择了卖房离开北京。人生无常,能力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做自己能做的。懂得了世间存在诸多无法改变的事情,明白了自己的局限性,也就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坦然接受,尽力而为,积极进取却又不固执强求。
对于“能力”,我也有了新认识。比起偏远山区的放牛娃,家境优越、见多识广的高材生显然能力更强。高材生的能力从何而来?只是因为他生而聪慧吗?当然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并非只源于他自己,而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没有谷燕的科学培养,就没有今天的谷爱凌;没有***vex唱片公司的发掘,也没有后来的“甜心教主”王心凌。我们总是能在颁奖典礼上听到致以感谢的获奖感言,这些话里或许有的是客套模板,但更多的是真心实意的流露。自卑者常把能力看作是自己独有的优越属性,但真正成事者,往往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是他人和环境成就了自己。
4. 内与外
读本科的时候,我住的宿舍是六人间,读研究生时不但还是六人间,而且条件更差了。那时候非常渴望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后来工作了,便租下了一间卧室,刚搬进去的时候非常开心,过了六年的集体生活,总算可以不用再考虑舍友的感受了。那时正值夏天,空调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开开关关,实现了遥控器自由。住没多久,就逐渐感受到合租的不便了,我渐渐下定决心,等租期满了就换整租。一年过后,我搬走了,在一个性价比高的地段租下了一套两居室,还养了一只猫。刚入住时快乐无比,终于不用抢厕所、厨房、洗漱台,也终于不用洗完澡必须穿好睡衣再出来了。然而,每每看到简易的衣架和劣质的家具,还是会有一丝无奈,租房就像临时暂住的小窝,生活好像永远不够有品质。再后来买房,搬进了真正的家。然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搬家后不久,又觉得新房子使用面积小,小区管理差,邻居素质一般等等。
别的事情也一样,没车的时候想买车,觉得就算是小破二手都可以,能代步就行。有车了还想要第二辆,还想买更好的车,没完没了。不管在哪个时候,人永远有烦恼,对于物质的享受是没有尽头的。
金钱、职级、荣誉、成就亦是如此,对它们的追求没有尽头。如果只以这些来衡量和评价自我,那么空虚和痛苦便成了常态,快乐的感受也常常如烟花一霎般短暂。成功或失败,富有或贫穷,并不能定义自己的优劣——我就是我。
如果一个人从外向内地构建自我,只以外界的评判标准去认定自己,要么容易骄傲,要么容易自卑。学习成绩、工作成就、财富,甚至是家人和家庭背景,都是“外物”,如果要从诸多外物中找寻自己,更可能会是在它们当中迷失。
由内而外地构建自我则会让人生过得自信从容,面对困难时保持自信,取得成绩时不会骄傲自满,看待事物更客观,也能常常感到满意和幸福。“内在”便是真正的自信,发自内心对自己的认可,不会随外物的变化而波澜起伏。更广泛地说,内在也包括精神、品质、情操、志向等等。
“外物”是经常变化的,而“内在”则是相对稳固的。在社会生活中,外在的表象很容易观察,成绩单、金钱、地位、美貌等等,但内在甚至就连知心的朋友、夫妻、亲子之间都未可知。如果有一颗坚定的内心,便不容易被繁杂的外界侵扰,在焦虑、内卷横行的当下,始终保持沉着、良好的状态。
《岳阳楼记》中有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就是能够正确认识外物与自我内在之间的关系。不因为取得第一名、挣钱多而得意忘形,也不因为一时的失意而受挫放弃。在朝中做官就心忧百姓,处在僻远的地方就为君主担忧。如果位居高层,就要时时想着基层群众;如果身在江湖,也会心忧天下,关注家国大事。如此看来,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人在乡野,其心又有何不同呢?千年来,“仁人”一直如此。
一本讲睡眠的书中说:“人不是容器,而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但导管就是导管,只是让情绪流过,而不能试图贮藏这些情绪。”我们总希望留住美好,收藏快乐,忍不住回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当面对挫折、悲伤时,又难免沉沦或刻意逃避。然而,我们既无法留住美好,悲伤也总会过去,悲欢离合、顺逆起落本是常态,正如变化的四季和时晴时雨的天气,来来去去,周转不息。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工作后我收获了什么,大概就是忽然懂了苏轼那天下雨时不慌不忙的心情——“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人要活得潇潇洒洒。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