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自由作文600字(渴望得到自由作文600字)

生性崇尚“自由”的我,对于自由的最初的理解源于儿时的一些经历。源于儿时接受的关于“诗和远方”的无意识的启蒙和教育。

我七岁才开始上小学,七岁之前的两三年是半“散养式”的“学前班”生活。调皮,贪玩,当然,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简单的算术,拼音,汉字生词等。父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教我这个“学前班”的小孩也算绰绰有余了。

依稀记得母亲握着我稚嫩的小手,教我写“大、小、上、中、下、日、月、星、天、地、水、火、田、户”汉字时的情景,这几个字是我人生中学到的第一批汉字。母亲教我的时候很耐心,她语气温和。没有斥责,也没有打骂。不光教我如何去写,而且也简单地给我讲解这些字的意思。所以那时候我很愿意跟母亲学习写字。因为在我幼小的心灵感受到的学习,是温馨,快乐、也是有趣的。

在母亲的耐心教导下,我这个“顽童”,学的比较快。母亲教了一两遍之后,自己就可以默写了。就这样我在一种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之下认识了人生的第一批汉字。在学会一些汉字以后,母亲又教我背一些简单的古诗词。比如《咏鹅》《画》《山村咏怀》等。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去二三里里,烟囱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我脑海中,然而,面对这个调皮的顽童,母亲有时候也会“因材施教”。

小时候我们家养了几头黄牛,这个“不安分”的顽童平时除了爬树掏鸟蛋,打架以外,也会经常骑牛,那几头黄牛当中“最老实、最乖”的那头一定是我“最忠诚的座驾”,骑在它肥嘟嘟背脊上从来不用担心它会一不乐意把我甩下来,恰恰我觉得它很乐意让我骑在它背上。

那时离我家不远处有一条小泉,每次母亲牵着去饮水的时候我就会骑着它,两手紧紧握着它的缰绳,看它走得很稳当,没有一点不乐意的样子,我浑身紧绷的弦儿才慢慢放松下来,随着它的节奏我也悠哉悠哉,嘴里哼着儿歌,这个时候母亲会趁机教我背相关的诗词,最典型的一首莫属袁牧的《所见》了。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个顽皮的孩童骑着黄牛,嘴里哼着儿歌,悠哉悠哉,忽然看到一只落在树杈上的蚂蚱,小手一捂嘴,立马就安静下来了。睁圆了的小眼直勾勾盯着那蹦哒的蚂蚱,就想捉来玩(蚂蚱)……”。哈哈哈,这样的学习(背诗)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好玩且终身难忘。

其实,母亲那时候不光教会了我写字、背诗,同时也传递了一个使我受益无穷的理念:“学习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试想,让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儿感受到学习、写字也是一件开心、好玩的事情,从而使她爱上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有一次爷爷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本书,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字儿,没有一个拼音,虽然那时候书里面的大多数字还不认识,但我却视它为珍宝,小心翼翼地将它藏在爷爷的衣柜里,生怕别人抢走似的。

里面还夹了一根爷爷平时做木工活儿用的粗铅笔,就算是认不全字也会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看到那一个个密密麻麻的方块字,自己忍不住也会用那粗铅笔在上面照猫画虎般写上几个大字。

当时它就是我的“一方天地”,我可以在那上面自由随意,涂涂画画,圈圈写写,任我“驰骋”。

那时除了父母的“文化课教育”以外,还有爷爷的各种宠爱,经常给我买好吃的好喝的,经常带我出去玩。还记得那时爷爷给我买的最奢侈的零食就是“娃哈哈”了。只要我能乖乖听话,不调皮捣蛋,隔三差五就可以有一瓶“娃哈哈”喝,哈哈哈。

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同时也是一位引绳切墨的木匠,他一生勤勤恳恳,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人缘极好,当时在我这个四五岁的孩子眼中:“爷爷认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认识爷爷”。我是家里的长女,也是爷爷最疼爱的大孙女。大多数时候爷爷外出都会带着我。

那时我们家经常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人家有来,我们也要有往。所以,爷爷也会经常去别人家走动,近则村内,远则村外,甚至县城以外。而对于当时四五岁的我来说,村子以外的地方就是“远方”了,那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跟着爷爷去“远方”,有时候,爷爷的弟弟们,也就是我其他几位爷爷也会和爷爷一起去“远方”,一路上好奇的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那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一排排急闪而过的树木,远处山脚下湍急的河水,那也是我第一次见那么壮观的风景。

去到人家里做客,我爷爷他们兄弟几个跟人家谈天说地、按辈分敬酒,猜拳行令,在我的印象当中,猜拳行令多以“哥俩好”开局,看着大人们有趣的饭局,我这个小孩童也开心的笑了起来。也许,从那个时候起我内心模模糊糊才有了“长幼有序”的概念……

在那段“学前班”生涯里,如果说,父母带给我的是“诗”的教育,那么,爷爷带给我的则是“远方”的启蒙。

“诗和远方”的这颗种子就这样种在了我幼小的心田上。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是人类深刻在骨子里的浪漫,代表着最初的美好与向往。代表着对于自由的无限渴望。

说到自由,让我又不得不想起这样一个场景,大概在五六岁时,经常跟着父母到田间玩耍,在六月的一个炎热的下午,父母把外套脱在一边开始除草,我这个调皮的孩童拿起父母的外套铺在田埂躺了上去。用那幼小、纯真、又充满好奇的心灵感受着大自然。

躺在泥土与花草混杂着的清新、幽香的气息里,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仰天而望,湛蓝明净的天空下飘着几朵棉花似的云团,鸟儿们自由自在地在半空中嬉戏,歌唱,飞翔。欢快极了。望着那些自由的鸟儿们,这个孩童自己也“咯咯”地笑了起来。一时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孩童,还是那快乐的鸟儿。内心升起了某种天真的梦想:“等我将来长大了也要做一只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儿时的这副画面却一直潜在心底,那颗种在儿时心田上的“诗和远方”的种子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生根发芽,驱使着我去追寻。

于是,做一名旅行“背包客”成为了我那时的梦想,好像冥冥之中上天听到了我的心声一样,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给了我一个“远走高飞”的机会——去湖南读书。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这只“雏鸟”终于可以离开父母爱的“笼子”自由飞翔了。这一走便一发不可收拾,自十六岁离开家乡至二十七岁,十一年的时间自己真的就像飞出了“笼子”的小鸟一样,除了每年国庆、春节回家以外,其他时间都在外面,行走、漂泊。与其说是为了去打拼、去经历,倒不如说是去追逐内心向往已久的自由,去寻找内心的“诗和远方”。

写到这我想起自己经常习惯性哼唱的一句不知从哪听来的歌词:“我是远方飞来的小鸟,请你相信我………”,这个思想自由自在、精神无拘无束的小鸟,一直以来都在寻找她自己的“诗和远方”。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说到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大家都熟知的一位传奇女作家,三毛。她生于重庆,迁居台湾,留学西班牙,安家撒哈拉。

她抛开了世俗的眼光,走遍了万水千山,历经了沧桑坎坷。她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流浪了一生的她,在这个世界的许多角落留下了她传奇的一生。

刚步入社会的那一两年里,我痴迷于三毛的文字,读完了她的文字之后,便深深地迷上了她的流浪生活。那个无拘无束,不受羁绊的灵魂,自由自在地在满世界飞翔,何其潇洒!多么令人神往!

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精神的归宿,找寻真正想去的“远方”。

三毛这朵热爱自由行走的花儿,停不了走遍世界各地的脚步,也没停下过对"爱的追寻",但她还是默然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她,一直独立去承担自己的选择,前往另一个世界去寻找,“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为了梦中的橄榄树,还有她最爱的荷西……”

读了三毛的故事以后,我虽痴迷于她的流浪生活,却从未想过要成为下一个“三毛”。毕竟,每个人寻找“自由”的方式不一样。除了行走以外,也可以在文字中寻找“自由”。所以,那时候业余时间大量的阅读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刚踏入社会那几年精神是饥渴的状态,更别谈“自由”了。所以除了阅读三毛的文字以外,也开始阅读其他文字,从自己喜欢的经典文学著作,人物传记等开始读起。一头扎进文字的世界里,让我感受到了精神上前所未有的愉悦和满足。那种快乐无法言说,无以替代!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她的阅读史。

经过大批量的阅读之后,我感觉自己身体行走所看到的世界,都不及我在文字中看到的三分之一。没错,书中能见山见水,见大千世界,见古今中外,见世道人心。

直到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何为“自由的灵魂”,何为“丰盈的精神”。

虽说我没想过成为三毛,但或多或少还是受了她文字的影响,加上自己内心从小就有的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使我这个外表文静柔弱的姑娘,内心却像脱了缰绳的野马一样,有着一颗不受羁绊的“自由奔跑”的灵魂。

喜欢文字,喜欢旅行、喜欢探险,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爱我所爱。这种“自由”的代价虽然有时候有些昂贵,但无怨无悔!

大量阅读和行走及经历之后,我渐渐发现,美好、善良、坚韧,及美丽的梦,就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

心中有“诗和远方”,就会充满希望,就会憧憬美好的未来,心中有“诗和远方”,在人生的道路上,才会无所畏惧,才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无论是谁,只要活着,就应该洒脱而又浪漫地活着,并且,要在洒脱而又浪漫的生活中去追逐梦想,去创造极富价值的人生。

洒脱和浪漫,能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能让自己从苟且的生活中解脱出来,释放掉来自各方面的所有压力,能让自己心如止水,回归真实的自我。

当净化,或修行到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时,生活就会成为洒脱和浪漫的生活。只要心中的“诗和远方”不灭,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就不会消失,就会伴随一生。

经历千帆,归来仍是“少女”。真正的自由,不在别处,而在于自己的心灵深处。只要心中有“诗和远方”,就会始终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就会活得浪漫、洒脱,活得平淡真实,活得从容不迫。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chafanwen.com/11215.html